要讲政治,要稳定,要和谐。。。。。说话的人笑纳了2楼的图
明天港股要暴涨.......A股麻烦了......
累股证即一篮子认股权证组成,如在未来一年的每一个交易日中,每天均可以一个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因此,每张累股证所对应的交易金额颇大,销售对象多为富裕人士。
同时因为权证的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近半年随着恒生指数由31958点直下21000点,累股证购买者损失惨重。被香港投行界以英语谐音戏谑为“Ikillyoulater(我迟些杀你)”。
从亏损几百万、几千万到近期传出“某香港上市公司主席输了数十亿”,一场由“Accumulator”(累股证)引发的风波正在席卷香港证券市场。香港证监会和香港金管局已经接到多宗相关投诉,个别欧美投行甚至因此惹上官司。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立法会上表示,销售累股证的银行本身与投资者可能出现利益冲突,他强调,最主要是需要向销售者提示产品的风险,否则属于错误销售。他又指出,富有的投资者亦非一定属专业的投资者,对个别的产品风险亦非容易明白,因此,他认为在提醒投资者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他又表示,金管局有小组到现场审查银行的销售业务情况,当收到投诉,亦会展开调查,责成银行改正。他表示,大部分银行销售累股票据都以中介人身份,即销售其它投资银行的产品,但不排除少量涉及与客户对赌,有利益冲突之嫌。
金管局副总裁蔡耀君亦在近期表示,如涉及投资银行与客户对赌,金管局会跟进调查,该局相信监管机构及消费者委员会,会继续监察市场,提醒投资者相关工具风险。
另外,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主席陈鉴林表示,考虑安排证监会到立法会作出解释。
......任大嘴想借刀杀人了
呵呵,3个月后,再看这个新闻: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微软发言人今早宣布,因价格未达成一致,正式放弃收购雅虎。
以下是微软CEO鲍尔默致杨致远的信:
亲爱的杰瑞(注:杨致远英文名):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就微软与雅虎可能的合并事宜形成了最终意见。
首先,我谨在此表达个人对于你、雅虎管理团队以及董事会的谢意,感谢贵方对于微软建议的充分考虑,并在此事件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我尤其要感谢你个人的努力。本周的讨论使我觉得受益匪浅,并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问题与希望所在。
对于雅虎没能接收我方建议,我深感遗憾。早在1月31日我便致电给你并提出了合并建议,因为我相信双方的合并能够给各自的股东创造真正的价值,也能够给市场上的消费者、出版商以及广告客户带来更多的创新与选择机会。我们提出的62%溢价也体现了这些观点。
在本周谈话中,我传达了微软的意愿,同意将收购价格提高到每股33美元,再次体现了我们对于本次合作机遇的认可。与此前建议相比,这次提高报价将为雅虎股东带来5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与1月31日雅虎股票收盘价相比,新建议溢价达到了70%。但新价格显然仍与贵方期望存有差异,雅虎最终要求微软再次加价50亿美元,即每股33美元基础上再增加至少4美元。
此外,经过本周的深入沟通,我清楚认识到微软不宜直接与雅虎股东讨论收购事宜。上述方法将导致旷日持久的代理权争夺以及交换收购。经过双方讨论,我们认识到,目前你将采取的措施将增加微软收购雅虎的难度。
对于你的反恶意收购措施,我们也非常关切。上述新的措施将雅虎的关键字搜索付费业务外包给了谷歌。在我们看来,与谷歌的上述安排显然增大了我们收购雅虎的难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上述措施从根本上动摇了雅虎自身的战略与长期发展动力,广告客户将纷纷放弃雅虎的Panama搜索广告系统,转投谷歌的平台。这还损害了雅虎的搜索与背投广告战略以及生存空间,动摇了背投广告的根基,不利于长远发展。
第二,上述措施不利于雅虎在广告业务系统方面保留高素质的技术团队,这也是我们在提出合并建议时的重要关注点。
此外,雅虎的举措还可能导致法律与监管问题;而包括微软在内的任何一个收购者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上述措施将进一步巩固谷歌的市场统治地位,从而削弱了竞争,减少了市场选择机会。
由于贵公司的举措,谷歌在自身及雅虎平台的关键字搜索业务都拥有了定价权,从而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提高雅虎广告客户的收费。且不论由此而来的法律问题,这种做法从商业上也殊不可取,除非有一方希望通过此种途径退出搜索广告市场,以成全谷歌的坐大。
对于其他非谷歌平台的搜索业务提供商,贵公司的上述举措也等于提前关闭了合并之门。
一旦发生代理权争夺或换股收购,贵方可能采取上述举措,这也促使我们审慎决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因此,我正式撤回微软对于雅虎的收购建议。
微软将基于现有的高素质团队,以及与其他业务伙伴的战略合作,继续保持发展,积极创新,扩大业务。
我仍然坚信微软的收购建议是目前雅虎股东唯一的选择,能够充分体现雅虎股票的公正价值。由于未能与我们达成协议,你及各位股东公开放弃了这些重大的利益。
再次感谢你能够有时间与我们共同探讨本次合并事宜。
大家在赌类似于“最后那次的“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一个赌注,比如美圆兑人民币的汇率能否1:5,1:4,1:3,1:2?
(zhuan)
"总之,一个时代结束了。 魏东是个人才,他最出名的战役是在1995年国债327事件中,代表中经开出战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的高原和高岭。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战。 魏东的父亲魏振雄教授在大战前一天就在财政部开会,从会计司打印室里亲自拿了一份本来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关于“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的红头文件回家给儿子看。 所以,魏东枪挑小梁王根本就是管金生自找苦吃。财政部,税总,人行对于中财的人来说就是自家的后院,而中财则是他们的高干养老院。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可以华衫尽去,坦诚相待。海派的管金生就不明白这些道理,才会有此下场。 所以,当辽国发的高岭被劝降后,管的末日就到了。细节可以从下面看到,描述还是挺靠谱的: “1995年,国内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当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跃,其中多空两大阵营汇聚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空方为当时号称“上海滩证券教父”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高原和高岭;多方则是以当时财政部直属的“中经开”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私人大户(其中包括安徽的后来创立国元证券的***和深圳大鹏证券董事长***及其他江浙个人大户)-----这是一次疯狂瓜分国有资产的豪华大餐啊,躺下了一个万国证券,造就了大批千万亿万富豪! 管金生等空方为“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场派人士”,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多方则纯粹是一批“黑幕消息派人士”,他们炒的是“内幕消息”,这本来是违法的,可是在中国,从来都是“老实规矩的人吃亏”,不违法打点“插边球”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空方在145元附近大举做空,因为他们判断“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次提高,因为当时已经很高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势必使政府减息,因此他们强力做空。 多方则为财政部的直系券商,他们及其客户大举建立“多头头寸”后,就大举公关,到北京财政部大举游说(不知道当时的财政部官员到底受了多少贿,因为财政部本来是最不想提高“保值贴补率”的,因为这样,他就要拿出许多真金白银来给别人),最后终于被他们游说了当时财政部所有官员甚至直通***,将“保值贴补率”再次提高到12.98%,这就是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逼死了的根本原因。。。。。 这次正当所有空头们都以市场化的眼光来看,“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加,而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保值贴补率”竟然提高到12。98%!327国债价格井喷! 本来,“辽国发”的高岭早就听别的朋友说“保值贴补率”要继续提高,只是他一直不敢相信,正在这几天,他才刚刚又调集3个亿资金(放大100倍做国债期货相当于300亿资金),准备继续大举做空,与多方决一死战(许多空方同盟军都戏称高岭调来了3亿军饷!)最后一天晚上,当他确知“保值贴补率”最终被提高到12.98%时,他不由得悲叹: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要关系,要有铁后台,这样才可以赚到钱。。。。。。于是,当晚,他买通了许多别的单位席位上的“红马甲”,在第二天早上立即将其50万口“沽单”平仓同时追加“买入”50万口反手做多,100万口揸单将327国债的价格封到152.50这个绝对涨停板上。。。。。 辽国发的高岭“临阵叛变空翻多”,将万国证券的管金生送上了不归路,当327国债被冲到152.50的涨停价并被封死时,万国证券全线亏损并爆仓,想我们的“上海滩证券教父”怎么可能服气而将自己辛苦多年创立的万国证券毁于一旦? 于是,管金生指挥他们万国证券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6个“红马甲”,在收盘前15分钟,挂出1000万口空单,将327国债的价格打回147.50,将所有跟风多头杀得立即爆仓,而万国证券立即扭亏为盈并反过头来赚了几个亿! 可是,这样的操作是明显违反当时的规定的,于是,证监会紧急开会,宣布当天最后15分钟交易不算数,万国证券遭受灭顶之灾,被申银证券按照规定重组,而管金生则被关进了监狱。。。。。。财政部直属并散布内幕消息的中经开则没有任何事情...... 中国证券市场是多么不公平!只要你有铁的关系后台,你就没事,如果你没有后台,只是凭借市场手段开拓出来的局面,则不管你能力再强贡献再大,关键时刻也是难逃一劫! 后来才知,其实最后那次的“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完全是多头“公关”攻出来的,他们买了许多国债期货头寸后,就行贿买通财政部官员,让他们非理性地提高“保值贴补率”,达到他们多头顺利出货的目的,而将千千万万无辜的中小投资者套死在天花板上…… 于是,这次“327事件”就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瓜分国有资产的一次超级豪华大餐”,中经开在江浙一带证券营业部的私人客户都大赚特赚,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的几十亿资金全部瓜分,造就了江浙一带一大批富豪! 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买通原证监会和财政部等其他管理层的官员,使得政策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从而“赚得不清不楚”。” 中经开在这一战中获利72亿,魏家的跟风盘获利大概2-3亿,中财系人马纠集了江浙财团瓜分了万国证券。中财很多老师腰缠万贯,都是奔驰接送来学校给学生上课,一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二是为了能经常听听老大们的教诲。 中经开后来在银广夏事件中赔得精光,魏家却创建了涌金系,控股了国金证券九芝堂,成了朱派方式作庄的最后一支民间力量,人称江湖最后一个大佬。 后来中财系在三党相争中损伤惨重,戴湘龙被贬天津,金人庆暗淡下野,李金华明哲保身。现在魏东一死,中财系在证券口就剩个刘宏贺强龙涛还象个人样,已是残花败柳,不复当年之勇了。 "